灵巧火车9V
![]()
县离许昌很近,囗音差别却很大。
我头回发现这事儿还是十年前跟俺表舅去鄢陵收麦。路上跟卖西瓜的老乡搭话,人家一张嘴“恁搁这儿弄啥嘞”,我愣是没反应过来——听着像许昌话,又哪儿不对味儿。后来才知道,鄢陵人管“啥”叫“啥”不假,但尾音往上挑的那股子劲儿,跟许昌话里“啥”的沉乎气儿完全不一样。
许昌这地儿吧,方言里藏着股子直脾气。就说“卷人”这词儿,外头人听着像“卷铺盖走人”,其实搁许昌话里就是“骂人”。前儿跟邻居张叔唠嗑,他说楼下俩老头下棋吵起来了,一个骂另一个“你咋恁会卷人哩”,张叔在旁边笑:“这俩老伙计都七十多了,骂完还一块儿去买菜,比亲兄弟还热乎。”
你看,这“卷人”听着狠,倒像是带了层调侃的壳儿,倒比直接骂街多了份人情味儿。
再说说夸人,许昌人嘴甜着嘞。见谁穿新衣裳,准得来一句“你穿的这衣裳可雅了”。“雅”在这儿不是文绉绉的“文雅”,是“得劲儿、好看”的意思。上回我妈穿件红衬衫,我奶瞅了眼直拍腿:“哎哟,这衣裳穿嘞可雅了!”我妈乐呵得跟个孩子似的,比夸她年轻还中听
要说许昌方言最有意思的,还得数那些“土得掉渣”的词儿。比如“得劲儿”,啥都能套——吃饭吃得香叫“得劲儿”,干活儿不费劲儿也叫“得劲儿”,连睡个好觉都能说“昨儿夜里睡嘞可得劲儿了”。还有“中”,这词儿在许昌话里跟万能钥匙似的,问“今儿去不去赶集?”“中!”;
说“这菜炒嘞不赖”,对方也说“中!”。我刚工作那会儿跟同事学这词儿,现在跟老家亲戚打电话,张嘴就是“中不中”,把对象都逗笑了,说我“一打电话就带跑味儿”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说方言的越来越少了。我侄女上初中,有回我逗她:“恁这衣裳穿嘞可雅了!”她瞪着眼问:“姑,‘雅’是啥意思?我妈教我说‘好看’!”当时我就有点发怔——不是嫌她不懂,是突然觉得,这些带着泥土气的词儿,要是哪天没人说了,该多可惜?
前几天刷短视频,看见个鄢陵的老太太教孙女说方言:“妮儿,记着,咱鄢陵话里‘喝水’叫‘喝汤’,‘下雨’叫‘落雨’。”小丫头奶声奶气跟着学,评论区全是“太亲切了”“想家了”。你看,方言这东西,看着土,可里头装的全是咱从小到大的烟火气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